2018年11月4日 星期日

萬聖節派對上的著裝不再詭異,而是怪誕+時尚!




昨晚你是否在萬聖節之夜High了一把呢?這西方傳統重大節日之一如今已成為世界節日。再者對於時尚界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裝扮節日,從扮鬼怪到生活戲劇中的各個角色。這一天你可以裝扮你崇拜的偶像,你想譏諷嘲笑的對象,你想反對的人物…總之是為你平時不敢裝扮但又想穿而設定的活動節日。


古老的民間根源


傳說它根源於西歐最古老的土著居民古凱爾特人薩溫節的凱爾特亡靈日。凱爾特人用陰曆將一年分為兩個季節。冬天,也就是死亡的季節,從11月1日的薩溫節開始。因而11月1日這一天是凱爾特人新年的第一天,他們認為這一天夜晚是那些死去人的靈魂極端好動的日子,標誌著生者與死者、舊年和新年、夏天和冬天之間的孔隙。在薩溫節,人們用羽毛和皮草將自己偽裝起來,避免在他們新年初夜被遊盪在人間的鬼魂所認出。當凱爾特人被轉變為基督教教化時,薩溫節便與其他萬聖夜傳說結合,統稱為萬聖節(英文Halloween)。還保留有了薩溫節的許多古老慶祝儀式,比如說南瓜燈,雕刻成面孔是來自愛爾蘭傳說中一個邪惡的人–傑克,天堂和地獄都拒收他,他只能提著一個會發光的大紅蘿蔔遊盪在人間。



維多利亞時代


到了維多利亞時代,萬聖節開始成為離奇又有趣的節日,曾經民間與宗教的根源文化被淡化,並強調兒童也能參與一起過節。20世紀初,社區組織開始舉辦遊行和鬧鬼屋。20世紀40年代,搗蛋和款待加入傳統文化活動中,這習俗通常在戲服中表現出顯而易見的違紀與饒恕的行為。孩子們通過唱歌或表演啞劇來換取款待;他們還暗示威脅,如果得不到款待,他們就會捉弄戶主。


萬聖節服裝


早在19世紀,喬裝的戲服是由自家製作,通常將骷髏塗在紙或面料上,加上帽子與面具來自創令人難以忘記的裝束。隨著後來工業革命的商業化,漸漸轉向工業批量生產供人們購買直接穿用。





原來傳統的喬裝概念以黑暗中鬼、骷髏、妖魔和女巫,其他超凡脫俗的怪人為主題如弗蘭肯斯坦、木乃伊和吸血鬼德古拉,來抵禦邪惡的靈魂。如今,多樣化的娛樂和生活方式讓人們更喜歡裝扮成電影或動畫中可怕的角色、異想天開的生物、流行文化的偶像還有受歡迎的明星。


網路的時代加上自拍的迷念,讓今年的這些萬聖節造型在INS社交軟體備受好評,而點贊率超高。他們已經融入了時尚文化。




20年代摩登女郎



80年代的搖滾朋克



機器人



美人魚




鸚鵡



凈化參與者



馬戲表演領班




空中小姐




吸血鬼



ABBA



埃及女神



阿凡達、 香奈兒包包



法老-克莉奧帕特拉七世




法老-克莉奧帕特拉七世



墨西哥玉米面豆卷?





卡爾與安娜溫圖爾





瑪琳·黛德麗



蒙娜麗莎



Mario Bros




通靈板



波茲·馬龍



搖滾樂隊



美少女戰士的月野兔




聖女貞德



《黑豹》WAKANDA FOREVER



X戰警》暴風女


本文由公眾號「忘了跡」原創,請經許可轉載並標明出處!






http://www.kubonews.com/2018110436162.html

每日即時更新新聞,請上:http://www.kubonews.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