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 星期六

傳說中的3nm晶片是真的嗎?




文章摘要: IMEC與產業界技術合作模式經過長期實踐IMEC號稱3nm的晶片是真的嗎


​​前幾天,我國高層領導在訪問IMEC(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時駐足端詳矽晶圓的照片,在業界引發熱議。而我們所關心的是,IMEC號稱3nm的晶片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何時會量產?從IMEC的發展軌跡中我們從中可以學到些什麼?


文|艾檬


校對|一求


圖源|網路


前幾天,我國高層領導在訪問IMEC(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時駐足端詳矽晶圓的照片,在業界引發熱議,關於IMEC的「前世今生」也被梳理得透透徹徹。而我們所關心的是,那個號稱3nm的晶片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何時會量產?從IMEC的發展軌跡中我們從中可以學到些什麼?




3nm是真的?


在這則新聞之前兩上月,IMEC在其每年舉辦的2018年IEEE國際互連技術大會(IITC2018)上,釋出了11篇關於先進互連的論文,包括擴充套件銅(Cu)和鈷(Co)金屬鑲嵌金屬化,以及評估釕(Ru)和石墨烯等新替代品。


在此次會上,IMEC展示了針對5nm和3nm節點互連的解決方案。基於銅的雙鑲嵌一直是近20年來構建可靠互連的主力,但在5nm和3nm時緊密間距銅線的電阻和可靠性問題凸顯,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IMEC展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一種選擇是將Cu與薄的擴散阻擋層(例如氮化鉭(TaN))和襯墊(例如Co或Ru)結合使用;另一種是用Co取代Cu。經過對電阻和可靠性行為的仔細評估之後,IMEC邁出了將傳統金屬化擴充套件到3nm技術節點的第一步。


值得指出的是,這項研究是與IMEC的主要納米互連計劃合作伙伴合作完成的,包括GlobalFoundries、華為、英特爾、美光、高通、三星、SK海力士、閃迪/西部資料、索尼、東芝和臺積電。


而就在前幾天有報告稱,IMEC和光刻機霸主ASML計劃成立一座聯合研究實驗室,共同探索在後3nm節點的納米級元件製造藍圖。據悉,IMEC和ASML之間已經建立將近30年的長期合作關係,此次雙方合作是一項為期五年計劃的一部分,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開發並加速極紫外光(EUV)技術匯入量產,包括最新的EUV裝置準備就緒。第二階段將共同探索下一代高數值孔徑(NA)的EUV技術潛力,以便能夠製造出更小型的納米級元件,推動3nm以後的半導體微縮製程。


據悉IMEC重點投入的三個主要的研究領域旨在解決包括光阻技術、光罩的防塵薄膜技術以及製程最佳化的3nm製程挑戰。


照這一進度,或許3nm的實現指日可待,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成功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半導體制造其實只是IMEC的七大主業之一。


成立於1984的IMEC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一直秉承「研究開發超前產業需求3~10年的微電子和資訊通訊技術」的使命,已發展成為一個全球領先的國際化微電子研究機構。研究方向主要聚焦於七大領域,除半導體制造工藝外,還集中在IC設計、新材料與器件、微系統、太陽能電池、無線通訊和生物電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技術開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商業模式上,隨著IMEC業務的發展,已有八成以上收入來自產業界,尤其是在半導體工藝領域,創造了無數個世界第一。人數也從最初成立時不到七十人,一躍上升到目前的4000多名。


那麼,這又是如何練就的呢?


一方面,IMEC一直走在產業前沿,其研究成果大多屬於戰略性先導技術,通常以此為基礎通過轉化,實現其最大的價值。另一方面,通過靈活的合作模式來獲得持續性發展。


據介紹,IMEC與產業界技術合作模式經過長期實踐,主要有一是雙邊技術合作、轉讓與授權;二是極其明特色的IMEC工業聯盟專案(IIAP:industrialaffiliationprogram)。這類專案通常由幾十家有競爭關係的企業參與,合作開發共性技術。專案組採用「民主集中制」——IMEC擁有決策權,同時充分聽取各家企業的意見。這些企業都向IMEC支付了會費和年費,因此會說出真實想法。掌握各方資訊的IMEC常常能做出事後被證明正確的決策,而且效率很高,開一天會就能做出一個決定。決策失誤的情況也會發生,但一旦出現錯誤徵兆,就有企業向IMEC提出,避免其在錯誤的道路上愈行愈遠。



從1999年至今,工業聯盟專案發展迅速,集聚了裝置、材料、軟體供應商,晶片生產商,晶片設計商和系統商等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形成具有自主擴張能力的生態系統。因為有眾多企業的參與和資金支援,IMEC有實力重金購買全球頂尖的研發裝置。其中,耗資20億美元打造的12英寸矽片研發線,在全球獨一無二,是微電子企業研發共性技術的利器。


除上述主要的合作模式之外,另一方面IMEC還通過孵化的方式發展。如果有些技術非常有市場前景,但市場上沒有企業願意參與,IMEC會將部分成果通過孵化公司的方式實現商業化,將公司直接推向市場,並且將相關技術以一次性買斷的方式轉讓給子公司,以換取子公司5%~15%的股權,由IMEC成立的股權公司統一管理;同時,IMEC還對孵化的子公司提供種子資金和基礎設施。


拓展合作


作為國際知名的國際化微電子研究機構,IMEC與國內IC業在技術、人才等層面的合作也在深入。


人才作為是中國IC內最大的短板之一,集微網曾報道過國內IC內人才缺口的問題,每年高校畢業800萬人,而晶片專業不足2萬,並且有20%的人才流失;2017年我國IC業現有人才存量約為40萬人,人才缺口達32萬人。而解決人才困局的兩大維度之一就是培養人才。


在這方面,IMEC一直通過多種渠道,比如國家各部委、高校科研院所等,為晶片設計、製造等相應專業領域提供高水平的培訓。


​​​​





http://www.kubonews.com/2018110336030.html

每日即時更新新聞,請上:http://www.kubonews.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