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消費級基因檢測緣何“未火先衰”






“DNA 檢測”產品的成交量慘淡。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隨著測序成本的降低,面向普通大眾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曾被認為會創造行業神話,但據目前來看,市面上大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盈利狀況都不太樂觀。 在市場尚未規範、技術存在缺陷的情況下,野蠻生長起來的消費級基因檢測似乎讓消費者並不太買賬。


記者 李惠鈺


打開天貓,搜索“DNA檢測”,就會出現親子鑑定、腸道菌群檢測、肥胖易感基因檢測、癲癇基因檢測等幾十種產品,價格從一百元至幾萬元不等。 但仔細觀察發現,這些產品的成交量十分慘淡,月成交量為零的產品佔半數,大多數產品每月也只是交易零星幾單。


隨著測序成本的降低,面向普通大眾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曾被認為會創造行業神話,但據目前來看,市面上大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盈利狀況都不太樂觀。 在市場尚未規範、技術存在缺陷的情況下,野蠻生長起來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未火先衰”,前景不容樂觀。


問題一:檢測準確度存疑


從疾病風險評估到酒精代謝檢測,再到美容減肥指導等,消費級基因檢測項目可謂是五花八門。 為了取悅消費者,有些服務商甚至還推出天賦基因、性格基因、婚戀基因等項目。


一家名為“各色DNA”的公司官網上,還推出了一系列心理基因檢測產品,用戶只需取2毫升唾液,即可檢測個人人格、人際關係、戀愛能力等心理行為,並獲得一份“ 十萬字的DNA解讀報告”。


那麼,這些基因檢測的結果靠譜嗎?


一般來說,消費級基因檢測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面對消費者銷售檢測服務,沒有中間環節;另一類是通過其他商家渠道,間接向消費者開展檢測服務。


一位基因檢測從業人士對記者表示,與醫療級基因檢測相比,消費級基因檢測多采取商業化運作模式,檢測過程沒有醫療人員參與,也無須遵守醫療法規,商家與用戶之間是純粹的 商業合同關係。


以天貓商城上的一款肥胖易感基因檢測產品為例,用戶下單後會收到公司寄來的取樣盒,用戶按照說明,通過劃口腔壁的方式採集樣本,再放入取樣盒寄 回公司,數日後即可收到一份基因檢測報告。 店家在商品詳情中聲明,市場上大部分公司宣傳的99%準確率,是指檢測1000個鹼基允許出現1個錯誤,而通過採用全新的芯片技術,基因分型檢測準確率高達99% 。


實際上,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的準確性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唾液是大規模收集普通DNA樣本的可行方式,唾液DNA檢測主要是檢測唾液中的白細胞和上皮細胞。 但他也同時強調,口腔本身清潔度是確保檢測準確度的首要問題,唾液中細胞數量多,這就需要口腔清潔,之前不要進食。


而對於算法的準確性,除了公司檢測技術本身,還有賴於數據解讀的依據是否科學。 據了解,目前,所有公司的基因解讀都自成體系,因為不同公司的研究團隊對性狀與基因的認識不同,選擇的基因位點不同,建立的算法模型也不同,由此形成基因解讀的差異 化。


“由於疾病成因複雜,因此針對每一種疾病風險模型的評估也不是固定的,比如乳腺癌,從最初的問卷調查,到後來的基因家族遺傳史,會不斷增加新因素,疾病風險評估模型本身 也處在動態變化當中。”基雲惠康CEO郝向穩說。


對用戶而言,也很難知曉商家的檢測手段和技術方法。 比如都聲稱可進行乳腺癌檢測,但有的僅檢測個別位點,有的會全部檢測,因此是良莠不齊的,這也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提出挑戰。


而對於遺傳變異的基因檢測,準確性就更難保證了。 根據國際權威學術雜誌《醫學遺傳學》上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分析49例利用消費級基因檢測獲得的遺傳變異的原始數據,與臨床試驗數據比對發現,有高達40%的變異為 假陽性,僅有60%的致病突變是真實的,這也意味著這種檢測方式的錯誤率達到了40%。


問題二:個人隱私洩露


除了對準確性存疑,個人基因數據的安全性也是用戶質疑的焦點。


不久前,彭博社報導稱,一位測試者向23andMe等三家公司提出申請,想要這些公司刪除所有關於自己的基因信息。 但23andMe回復稱,刪除數據和样本所需要的工具目前還沒有。 另一家公司表示,按照政府規定刪除個人基因信息屬於違法。 只有Exploragen公司同意完全刪除該測試者的遺傳信息。


當個人遺傳物質樣本送給基因測試公司之後,你或許再也無法掌控自己遺傳信息的命運。 一邊是精準醫學打開的未來醫療世界大門,一邊卻是海量數據帶來的隱私安全“黑洞”。


經查閱,我國在2014年頒布了《人口健康信息管理辦法(試行)》,2015年發布了《人類遺傳資源採集、收集、買賣、出口、出境審批行政許可事項服務指南》,這兩個法律性 文件在國家層面對個人遺傳信息進行了保護。


但目前我國還沒有十分明確的官方指導文件或者行業協會的指導文件對基因檢測的隱私保護進行規定,更缺少相關法律對洩露基因信息的行為進行懲處。 尤其是在“天賦檢測”、健康風險等消費級基因檢測領域,國內的監管始終處於缺位狀態。


“國內的基因檢測公司數量眾多。如果未來出現’基因黑客’這種職業,即使這些測序公司主觀不會洩露個人信息,我們能夠保證每一家的數據都不會被盜取嗎?”註冊營養師 陳然覺得,“從醫學角度來說,基因檢測絕對有其重要的價值。但如果只是出於好奇,或是為了一些與生命無關的需求而進行基因檢測的話,付出的隱私代價似乎就過於巨大 了。”


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律師付建呼籲,國家應盡快出台監管政策,同時強化數據資源在採集、存儲、應用和開放等環節的安全保護,推動電信和互聯網數據管理細則出台。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個人遺傳信息除了需要法律保護外,還需要技術上的保護,即通過“基因組隱形”技術來屏蔽個人信息,通過加密技術對個人的基因組加密,既允許研究人員只分析個體的 基因差異和大數據,又能保護受試者的基因組信息的隱私。


問題三:價格仍難接受


一個產品對市場的顛覆不僅僅在於技術上的創新,同時也需要有一個親民的價格,從而服務市場上的大多數人。 對於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價格仍處於不被普通家庭所接受的範圍。 比如天貓商城上一套兒童健康基因檢測套餐,價格竟高達69800元。


實際上,基因檢測的成本在行業內都比較透明,以當前單個基因位點的價格計算,低通量基因檢測的成本一般要十元到二十元;但如果使用PCR方法、基因芯片和二 代測序,可能一個位點平攤下來只有幾毛錢、幾分錢甚至更低。


“當然,不能單獨拿位點數來定義檢測成本,主要的成本還是在於技術方面,一個基因芯片的成本就遠高於PCR,還要加上人力、設備、對應的耗材以及時間和管理成本。” 某基因檢測公司負責人說。 但是,他並不否認目前市面上部分檢測產品的定價明顯脫離實際成本。


6月26日,國內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突然發布降價公告,將其基因檢測產品從499元直接腰斬到299元。 去年8月,23魔方就曾將檢測價格從999元砍到499元,當時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公司產品銷量也因此漲了數倍。


在23魔方創始人周坤看來,當價格降到足夠低之後,非剛需也會變成剛需,價格的降低有利於消費級基因檢測的普及。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市場發展越來越規範、價格越來越透明,消費級基因檢測洗牌速度將加快。 未來消費級市場基因檢測的核心競爭點在於是否能夠獲得大量有效數據。


《中國科學報》 (2018-06-28 第6版 前沿)


更多精彩 >>> 熱點推薦 查看相關信息 更多精彩 精彩圖庫






http://www.kubonews.com/2018062923238.html

每日即時更新新聞,請上:http://www.kubonews.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