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前言: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峰會開啟在即,小米科技首席架構師、人工智慧與雲平臺副總裁崔寶秋先生受邀出席,並將在9月6日的AI技術創新與應用論壇發表相關演講。
前言: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峰會開啟在即,小米科技首席架構師、人工智慧與雲平臺副總裁崔寶秋先生受邀出席,並將在9月6日的AI技術創新與應用論壇發表相關演講。
「小米是怎樣一家公司?」
「網際網路公司」、 「手機廠商」、「新零售公司」、「人工智慧公司」?
一千個人眼裏就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同樣適用於今天的小米。
在2018人工智慧峰會(CAIS2018)召開前,鎂客網獨家採訪了小米科技首席架構師、人工智慧與雲平臺副總裁崔寶秋先生,他和我們談到了小米的新定義、以及小米的生態發展。
圖 | 小米科技首席架構師、人工智慧與雲平臺副總裁崔寶秋
崔寶秋也是小米雲服務的奠基人物,小米剛成立一年半的時候,雷軍去硅谷送了他小米一代手機,當時在LinkendIn的崔寶秋,被雷軍要做移動網際網路的想法所打動,決定回國加入小米。
如今,過了七年之癢的小米,顯然已經不再是當年純粹的網際網路公司了。崔寶秋更喜歡這樣的定義,「小米更像是新物種,它是一家比較獨特的公司,所以用任何一個已有的屬性來定義都是不完整的。」
「新物種」小米的生態圈
坊間戲稱小米是網際網路乃至科技圈的流量明星,一舉一動備受關注,米粉凝聚力強,應援能力從產品銷量上可窺一二。
最近,小米釋出了其上市後的第一份財報,其中最亮眼也是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小米的IoT業務。根據財報顯示,小米的IoT和生活消費品收入翻番,近170萬用戶擁有5臺以上的小米IoT裝置,環比增長19%。
從2013年開始,小米就啟動了生態鏈計劃,預計在5年之內投資100家硬體創業公司,如今小米顯然已經完成了這個目標。招股書顯示,小米已投資生態鏈企業90家,IoT與生活消費品營收持續上漲,2015年至2017年其佔比從13%增長至20.5%,成為僅次於手機的第二大營收來源。
但是雷軍曾說過,「小米硬體綜合淨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這意味著,小米的「硬體」最終還是為偏「軟」的「生態」服務,小米走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變現之路。
崔寶秋表示小米現在有兩個大的生態:「一個是以小米手機MIUI作業系統為核心的生態,另一個就是以小米IoT生態鏈產品為核心的一個更大的生態。」
可喜的是,這兩大生態正在保持快速增長。
據IDC資料顯示,2018上半年中,小米為全球前五大手機公司中增長最快的公司,小米第二季度智慧手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8.7%。從增長來看,小米圍繞作業系統的生態已經越來越強。
小米在IoT上則一直是國內的翹楚,其生態鏈企業的貢獻不可忽視,已上市的華米科技的小米手環累計銷量3000萬隻以上;紫米電子的小米移動電源單年銷量超過2000萬;智米科技的小米空氣淨化器年銷量也達到100萬臺。隨著小米生態鏈的企業數量越來越多,產品線逐漸完善,這條生態擴張之路,小米必然走的更快。
但無論是以MIUI為核心還是IoT為核心,其本質上還是由小米的人工智慧技術驅動。IoT戰略的背後同樣是小米佈局人工智慧的野心。
AI驅動小米生態鏈
此前,我們曾經盤點過一批掉隊的網際網路企業,這些在商業殘酷競爭中沒有跟上時代的公司,最終也被時代所拋棄。小米是幸運的,他們熬過曾經的低谷逆風翻盤,很大程度上也是源自於對一些關鍵技術和產業的高瞻遠矚。
2013年小米開始做IoT,競爭對手還在琢磨著怎麼賣手機,這一點同樣體現在小米的AI戰略和佈局上。兩年前,小米就成立了探索實驗室,把對人工智慧的研究提上日程。去年,小米做出了兩款「AI爆品」:主打人工智慧語音的小米電視4A以及小米AI音箱。這其中的功臣正是小愛同學。7月底,小愛同學的月活裝置超過3000萬,喚醒超過10億次。
據崔寶秋透露,從小米電視、小米AI音箱再到小米手機,跨平臺、跨裝置的小愛同學是小米AI技術的集大成者,未來除了基礎的語音互動,小米還會為小愛同學增加更加智慧的能力。
另外,藉助AI技術,小米也在把很多傳統的家電裝置變成智慧裝置,從2014年到2018年它們相繼推出了包括 Wi-Fi 模組在內的一系列模組,可以通過開放的米家APP、或者根據自動化場景控制生態鏈內的各種智慧裝置。
崔寶秋作為小米人工智慧與雲平臺副總裁,他很早看到資料驅動產品背後,大資料、人工智慧這些技術之於小米的意義。在鎂客網的採訪中,他總結了小米做AI的三個優勢:
一是小米有很強的硬體優勢,包括硬體的設計、製造、推廣以及渠道上的優勢。我們做一款產品,很容易把它做成一款爆品。當所有的人工智慧公司在尋求落地產品的時候,小米在硬體優勢上保證我們可以快速落地一些智慧產品。
二是大資料的優勢。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AI技術需要依託大量的資料,有多少資料就有多少智慧,小米的大資料有全生態、多樣性的特色。基於這些大資料的優勢,我們在AI上可以做出很多突破。
三是豐富的生態鏈產品。這些不同的IoT產品帶來的也是智慧場景的優勢,裝置之後的互聯互通讓小米有很多創新的優勢。
換言之,小米做AI會賦能它們的硬體產品線,搭建生態鏈,同時生態鏈上產生的更多資料再反哺小米的AI技術。
此外小米在智慧手機的生態上也有自己的AI計劃,比如考慮到當前的TensorFlow、TensorFlow Lite、Caffe在移動端上的 AI 推理等能力無法滿足需求,小米在今年6月釋出了AI 開源專案——移動端深度學習框架 MACE(Mobile AI Compute Engine)。
而AI相機則是小米近些年發力的重點,崔寶秋告訴鎂客網,「用AI提高相機的能力會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智慧手機的發展趨勢,同時包括智慧助理也會在智慧手機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手機會從smart變得更加intelligent。」
最後:
小米和南京的淵源也頗深,今年6月,全球最大的小米之家南京旗艦店正式開業,這也是小米在南京的第五家小米之家。小米的華東總部也將落戶南京。
崔寶秋對於南京的AI生態環境非常感興趣,他表示,南京大學擁有很多AI方面的師資力量,南京也擁有非常多的AI人才,他也希望能與他們有更多的交流,這次2018中國人工智慧峰會(CAIS2018)是和南京非常難得的深入交流機會。
新物種小米讓我們看到,打造以IoT、AI為核心的智慧生態圈不是天方夜譚。小米有強大的使用者群支撐他們的AI技術落地到產品端,這對於很多技術初創公司來說,往往是一個大難題,在即將到來的9月6日 「2018中國人工智慧峰會(CAIS2018)」上,崔寶秋先生將會在現場與參會者共同分享小米的AI戰略,他們未來的AI佈局以及落地的AI產品。屆時,創業者可以向身經百戰的小米學習如何去用AI賦能產品、做好產品。
http://www.kubonews.com/2018090129601.html
每日即時更新新聞,請上:http://www.kubonews.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